免费咨询热线:136-7219-5597
周一至周日9:00-22:00
您好,欢迎来到自贸圈!    请登录   |    注册

服务大厅

  • 服务大厅
  • 新闻中心
  • 案例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项目大厅 >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融资金额:

1000万以上

所属行业:
智能硬件
融资方式:
科技融资
所在地区:
北京
 
产品推荐
 
产品介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全称为: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PET),是核医学领域比较先进的临床检查影像技术。

正常范围PET特别适用于在没有形态学改变之前,早期诊断疾病,发现亚临床病变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目前,PET在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这三大类疾病的诊疗中尤其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PET 分子显像有三种方法:直接显像、间接显像和替代显像  

直接显像

直接显像是基于特异性 PET 分子探针与靶分子直接作用而对靶进行显像,PET 影像质量与 PET 分子探针和靶(如酶、受体及抗原决定簇)相互作用直接相关。用正电子核素标记抗体对细胞表面抗原或抗原决定簇进行 PET 显像、用正电子核素标记小分子探针对受体密度或占位进行 PET显像、用 2-18F-2-脱氧-D-葡萄糖(FDG)对糖代谢酶活性进行 PET 显像、用 O-(2-18F-氟代乙基)-L-酪氨酸(FET)对转运体(如 L-型转运蛋白)进行PET显像以及用正电子核素标记寡核苷酸对靶 mRNA 或DNA 进行 PET 显像,均属于直接显像范畴。由于直接显像采用靶特异性探针直接对靶进行显像,方法简便,因而广泛应用于显像特异性分子-遗传学靶的高特异性正电子核素标记分子探针的研究。但是,直接显像需要针对各种靶分子研制特异性的分子探针,不仅耗资,而且耗时 

间接显像

间接显像是基于特异性 PET 报告探针与相应靶分子报告基因产物作用而间接对感兴趣目标报告基因表达进行显像,因涉及多种因素,较为复杂。报告基因表达 PET 显像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间接显像方法,必须具备报告基因和报告探针两因素,且报告探针与报告基因表达产物间应具有特异性相互作用。报告基因表达 PET显像主要有酶报告基因表达 PET 显像和受体(或转运蛋白) 报告基因表达 PET 显像两种方法。由于一种报告基因的特异性报告探针用于该报告基因偶合的各种感兴趣目标基因(如治疗基因)的测定,能对多种不同的生物和分子-遗传学过程进行 PET 显像,不需要针对不同报告基因-报告探针系统研制不同特异性 PET 分子探针;另外,研究报告基因的构建远比研制新的 PET 分子探针简便,且报告基因表达显像比新的 PET 分子探针应用于临床更快。因而间接显像比直接显像耗时少、耗资低  ,这是目前导致报告基因表达 PET 显像广泛应用于分子显像研究的主要原因。替代显像不是利用 PET 分子探针和靶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而是用现已使用的 PET 显像剂和 PET 显像方法对特异的内源性分子-遗传学过程进行显像,用于对诸如癌症等疾病发生特异的内源性分子-遗传学过程变化所产生的下游生理生化效应进行监测,因而主要用于疾病治疗效果的监测。

替代显像

由于替代显像可应用现已研制成功并已用于人体的PET 分子探针进行分子显像,因而是三种显像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且耗时耗资最低。另外,因直接显像和间接显像只是用于起始临床研究,而替代显像可直接应用于近期临床研究,从而倍受人们重视。然而,替代显像具有特异性差的缺点  。例如,多巴胺 D2受体(D2R)显像剂 18F-fluoroethylspiperone(18F-FESP)应用于分子显像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初,18F-FESP 是作为对多巴胺 D2 受体进行直接显像的标记配体而研制的,经过数年研究后才被认证为 D2R 显像剂,用于帕金森氏病鉴别诊断。目前,18F-FESP 正用作为 D2R 报告基因 PET 分子探针,用于 D2R 报告基因表达 PET 显像实验研究,进一步用于临床D2R报告基因表达间接显像尚需进一步认证。但是,18F-FESP 却很快用作为替代显像分子探针,用于帕金森氏病疗效监测和新药研究评价。另一个例子就是 FDG,FDG 是一种针对糖代谢酶活性进行直接显像的 PET 显像剂,经过数十年认证后才广泛用于肿瘤、心脏疾病及脑部疾病的鉴别诊断。FDG 也可作为替代显像分子探针,用于肿瘤基因治疗效果的监测,但它对基因表达显像缺乏特异性,因而不能用于肿瘤基因治疗时基因表达的监测。

PET是目前惟一可在活体上显示生物分子代谢、受体及神经介质活动的新型影像技术,现已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评价、脏器功能研究和新药开发等方面。

(1)灵敏度高。PET是一种反映分子代谢的显像,当疾病早期处于分子水平变化阶段,病变区的形态结构尚未呈现异常,MRI、CT检查还不能明确诊断时,PET检查即可发现病灶所在,并可获得三维影像,还能进行定量分析,达到早期诊断,这是目前其它影像检查所无法比拟的。

(2)特异性高。MRI、CT检查发现脏器有肿瘤时,是良性还是恶性很难做出判断,但PET检查可以根据恶性肿瘤高代谢的特点而做出诊断。

(3)全身显像。PET一次性全身显像检查便可获得全身各个区域的图像。

(4)安全性好。PET检查需要的核素有一定的放射性,但所用核素量很少,而且半衰期很短(短的在12分钟左右,长的在120分钟左右),经过物理衰减和生物代谢两方面作用,在受检者体内存留时间很短。一次PET全身检查的放射线照射剂量远远小于一个部位的常规CT检查,因而安全可靠。


Copyright © 2016-2020   天津霖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ICP备2022007965号-1
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豪威大厦B座  天津传真:25636635  联系电话:13672195597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022-25636635
136 7219 5597

微信公众账号